访问量:299742

管理方略

  • LNG接收站“预售+代储”融合业务探析

    田猛;

    加快构建天然气产供储销标准体系,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路径。LNG接收站“预售+代储”融合业务模式,是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匹配的创新尝试,对提高LNG接收站储气设施利用效率、提高天然气市场化服务水平、优化基础设施运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模式能够有效发挥产供储销体系降本稳价作用,降低国际LNG资源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稳定下游用户的用气成本,保障能源供应方的合理收益。

    2024年07期 No.69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挑战

    于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实现市场拓展、资源共享和创新等目标。然而,跨文化、跨国界、跨组织等因素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文章将探讨全球化战略下企业在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2024年07期 No.695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石油企业供应链发展下物流数字化转型策略

    田文君;

    伴随中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新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能促进企业进行效率性的管理,还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物流数字化转型对石油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文章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物流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的影响,对物流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基于石油企业供应链发展提出了物流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2024年07期 No.69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能源管理体系在石化企业的应用及其对综合能耗的影响

    崔雪梅;

    农业管理体系在石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影响其发展前景的关键环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目的主要在于优化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同时尽可能减少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文章主要针对山东某石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能源管理体系,对于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发现能源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旨在帮助该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能源管理体系开展生产经营工作,不仅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同时也促进其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方面的进步。

    2024年07期 No.69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彩页说明

  • 2024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和分行业百强企业排行榜发布工作全面展开

    <正>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引导石油和化工企业扎实做优做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步伐,促进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在连续21年向社会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和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独家权威信息的基础上,继续向社会发布2024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和分行业百强企业榜单和2024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展研究报告。现调研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申报工作对企业不收任何费用,数据申报表请采用电子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2024年07期 No.69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十一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6]245号),总结推广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切实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开展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申报、推荐与审定工作。

    2024年07期 No.69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工管理化工企业家的商学院

    <正>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类专业期刊《化工管理》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4800、CN11-3991/F。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国内著名数据库收录。《化工管理》期刊目前设有以下栏目:1.综合管理类文章:行业视野(权威评述、业界聚焦、行业动态、行业时评)、党群管理、管理方略(精益管理、对标管理、风险管控、国际化经营)、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教研改革)、企业文化等;2.专业技术管理类文章:财务管理、市场运营、质量与检测、环保与节能、技术与信息等;3.生产管理类文章:安全管理、设备运维、工程管理、工艺管控、油田管理、案例分析、园区管理、智慧化工等。

    2024年07期 No.69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才培养

  • 高等学校及化工学科青年教师发展的思考

    刘民;买买提江·依米提;

    高等学校的发展和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的发展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息息相关的。随着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比例持续攀升,青年教师的素质对高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以化工学科青年教师为例,就思想政治素养、教书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学生培养等方面针对教师个人和高校的作用展开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分析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发展,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4年07期 No.69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理念下构建“一核四维”人才培养模式

    李丽波;王珩;张桂玲;李佳;李东平;崔德生;

    随着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与之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更加强调知识传授而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对专业素养教育关注不足、实践教学体系薄弱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等问题。基于新工科特点,文章旨在积极探索“一核四维”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4年07期 No.69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据挖掘深度构建化工原理膜分离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究

    朱志豪;李丹;汪婕;尹冉琪;王钧伟;

    数据挖掘技术具有自动化、目标导向和探索性等特征,可以深入分析课程知识框架,发掘内部的思政元素,以用于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对膜分离技术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生成各种知识网络图,其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新冠防控案例介绍膜分离技术,用知识网呈现技术发展脉络,设计开放式思维任务等,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这不仅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科学素养,实现了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

    2024年07期 No.695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维并进”理念融入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陈琳;

    基础化学课程在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团队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维并进理念指导下,与时俱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化工人才。首先,厚植爱国情怀、化工情怀,以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振兴中国化工生动详实事迹为引领,强化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践行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其次,以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与运行为载体,培养师生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素养,多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最后,突出学生主体,关注个人成长,开展基于学生成长百分等级模型(SGP模型)的增值评价,实现依托数据分析的个性化学习与指导。

    2024年07期 No.69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

    林凯莉;邓秋狄;雷雪萍;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药用植物或植物中生理活性成分的化学分支学科。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体系复杂、抽象,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容易混淆。文章针对现阶段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4年07期 No.695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学徒制化工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

    郑鑫;

    在当前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化工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方面显得日益滞后。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工艺专业人才的需求,新型学徒制和问题驱动式教学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将深入研究新型学徒制与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整合模式,通过对学徒制度的历史渊源、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在工艺专业中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结合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在化工领域中引入的必要性,旨在为构建更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2024年07期 No.69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质量与检测

  • 亲和浮选净化邻苯二酚类污染物的研究

    宋泽昌;苗丽娟;李扬;

    文章以L64作为模板分子,借助酰氯化反应向其中引入硼酸基团,制备了新型聚合物苯硼酸功能化L64。并在此基础上对苯硼酸功能化L64的浊点性质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借此验证了L64的成功改性。将所制备的苯硼酸功能化L64作为浮选捕集剂,应用于邻苯二酚的亲和浮选实验中。并对影响邻苯二酚回收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得到了最佳浮选工艺条件:0.34 g捕集剂,2 mg邻苯二酚,15 mL/min氮气流速以及40 min浮选时间。

    2024年07期 No.69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检测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

    张平;祁月月;杨明君;徐勇存;金鑫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50 mm×4.6 mm C_(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54 nm(2 min后更改为230 nm)波长下对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进行分离和检测。经检测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丙草胺在此分析方法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吡嘧磺隆线性回归方程为y=3 144x+2.872 6,相关系数R~2=0.999 9。丙草胺线性回归方程为y=426.78x-0.08,相关系数R~2=0.999 4。二氯喹啉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5 630.4x+51.736,相关系数R~2=1.000 0。此检测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该产品的定性定量检测。

    2024年07期 No.69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分支水平井韧性水泥浆体系及其性能评价

    彭博;

    多分支水平井工艺过程复杂,主、支井眼交汇处裸眼井段的存在,造成液压密封性问题,导致水泥环与界面胶结不好。因此,通过室内筛选出的增韧剂材料与增强剂RT-A、膨胀剂复配使用,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胶结性能。室内对多分支水平井的韧性水泥浆的性能开展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韧性水泥浆体系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聚合物水泥浆,相比于聚合物水泥浆抗压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增加了31%和55%,弹性模量降低了61%,韧性水泥浆具有良好的韧性,韧性水泥浆Ⅰ、Ⅱ界面的胶结强度高,且韧性水泥浆具有较好的微膨胀特性,满足多分支水平井固井要求。

    2024年07期 No.69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补白

  • 我国将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文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核算、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一系列建设目标,同时规划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

    2024年07期 No.695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发布

    <正>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简称《要点》),对石化行业标准化工作作出明确部署。《要点》从六个方面细化了九十项工作要点。这六个方面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推进新一轮标准升级;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大力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一批标准稳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新型标准体系、着重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实现标准化事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着力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扩大标准化影响力。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推进新一轮标准升级方面,《要点》提出,要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农药、淀粉、石化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引领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加强涉及安全的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和实施,实现“当强则强、应强尽强”;推动数控机床等领域标准升级,促进装备材料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转型。

    2024年07期 No.695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今年首批稀土开采指标下达

    <正>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下发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万吨、12.7万吨。从具体企业看,仅有中国稀土、北方稀土两家获得第一批指标。其中,中国稀土获得轻稀土开采指标约3.03万吨,同比增长7.7%;离子型稀土为1.01万吨,同比增长36.4%。北方稀土仍然专注轻稀土,指标约9.46吨,同比增长16.8%。通知强调,两家稀土集团须按时上报指标执行情况,以及利用进口矿、独居石等各类原料的冶炼分离生产情况;要加快企业内部产品追溯系统建设,不得伪报、瞒报、随意更改数据。另外,要严格遵守资源开发、节约能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有关法律法规,按指标组织生产,不断提升技术工艺水平、清洁生产水平、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和原材料转化率;严禁采购、加工非法稀土矿产品,不得开展稀土产品代加工业务;综合利用企业不得采购、加工稀土矿产品;加工利用境外稀土矿产品要严格遵守进出口有关管理规定。

    2024年07期 No.695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环保与节能

  • 工业钡渣高效再利用研究

    姜军剑;

    钡渣是危险性固体废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均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对钡渣利用的问题加以研究。文章首先对钡渣进行了简单分析,其次阐述了无害化处理钡渣的方法,最后探讨了钡渣高效再利用情况。

    2024年07期 No.69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的意识和优化措施

    崔苗苗;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企业在各个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问题。随着社会对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加深,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被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化工企业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在确保生产效率的同时,达到更高的环保和安全标准。基于此,文章结合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意识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面临的挑战,同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优化安全环保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为化工企业提供实践性的参考和指导。

    2024年07期 No.69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8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绿色低碳型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李丹;李丽静;韩成花;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崇。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如何建设、使用和管理化学实验室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文章从绿色低碳型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着手,系统地阐述了绿色低碳型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措施。

    2024年07期 No.69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碳”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锅炉中的高温腐蚀问题及优化措施

    严凯;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数量的增加,环境面临的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城市固体废物中,成分复杂多变,其中氯元素含量较高,极易引发严重的高温腐蚀现象。“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垃圾分类政策的不断推动,焚烧发电锅炉中面临的更加严峻的高温腐蚀问题。文章对当前垃圾焚烧发电锅炉中的高温腐蚀现象及“双碳”背景下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相应的优化措施,寻求提高发电锅炉使用寿命,降低发电厂成本。

    2024年07期 No.69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2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炉碱金属危害防治及炉渣排碱方法研究

    孙超;

    各类高炉冶炼原料中的碱金属会对高炉冶炼造成严重危害,影响高炉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文章通过探讨碱金属对冶炼原燃料性能、冶炼反应以及炉衬的影响,提出相应碱金属危害防治措施,包括原料控制、工艺控制、添加剂等方法策略。针对碱金属危害,文章提出了炉渣排碱方法作为主要防治手段,分析了各项造渣制度对排碱的影响以及不同条件下排碱的差异性。在生产中,企业需要根据特定高炉情况制定最佳排碱方案,以达到稳定铁水质量、保护高炉等目的。

    2024年07期 No.69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钝化剂对低爆速铵油炸药的影响

    杜艳霞;赵飞燕;李小燕;王强;马越;

    低爆速铵油是在铵油炸药中加入容重较低的钝化剂获得的爆炸速度在1 500~2500 m/s的一种炸药,因其具有爆速低、原料来源丰富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爆炸焊接、露天矿预裂孔爆破、光面爆破等爆破工程。文章介绍了钝化剂的种类和特征,以及其对低爆速铵油炸药的影响,为低爆速铵油炸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69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生物炭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周子尧;谢鹏程;周海洋;罗川;熊健;

    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关于生物炭污水处理的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为样本,采用了Cite Space信息计量与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发文量、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近几年来生物炭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发文数量大幅增加,研究取得了十分瞩目的进展;(2)生物炭在污水处理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和降解过硫酸盐方面;(3)2015年之前关于生物炭在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主要集中在生物炭制备方面。2015年至今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物炭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吸附难降解元素,其次是寻找更加环保高效地处理污水材料上。

    2024年07期 No.695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与信息

  • 国产水下生产系统在渤海油田的首次应用

    田鲁军;贾鹏;

    为了突破外国的技术限制,实现国产化水下油气生产技术的顺利实现,因此有必要开展对国产化水下油气生产技术的研究。文章概括了中国水下油气生产装置的研究开发历程,并阐述了全水式、电液复合式和全电式等水下生产系统的主要运行模式和特征,并归纳出各生产装置的主要优势与缺陷。以流花11-1油气田、流花16-2/20-2/21-2油田群、陵水17-2气田等为主要技术平台,进行了渤海首次国产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试验应用,基本概括了渤海首次的水下油气工程技术特征,并对通讯不稳定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验证,最后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4年07期 No.69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氯碱生产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

    王多荣;马宝琪;包宏康;张仁宽;

    为提高氯碱生产工业循环水处理水平,此次研究以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为主展开,并发现氯碱生产工业循环水处理必要性,科学梳理循环水处理技术思路,完善氯碱生产工业循环水处理系统,科学挖掘循环水处理技术价值,改善氯碱生产工业循环水处理问题,借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69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脱氧核糖核酸在个人护理品中的应用

    黄斌斌;

    DNA作为生物体中最重要的遗传材料,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DNA技术还具有一定的保湿、抗衰、修复、抗氧化、光保护等功效,这为DNA技术在个人护理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功效基础。在国外,DNA已经被应用到了个人护理产品中,但是对它的安全问题还在探讨当中。文章就DNA的基本性质、皮肤护理功能和安全问题作概述,以期为DNA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24年07期 No.69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气储气井泄漏伤害定量计算及风险评估

    陈虹燕;于永政;王智立;

    天然气储气井是高压储气设施,为天然气储备和调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其运行环境特殊,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其附件和本体会产生点蚀、氢脆、腐蚀、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文章针对加气站真实工况中点蚀形成的小孔径泄漏和外力冲击形成的大孔径泄漏进行预设,直径分别为2 mm和20 mm,并针对不同泄漏孔径进行了泄漏量的计算,应用喷射火模型和蒸气云爆炸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蒸气云爆炸前汽云扩散状态图,并为加气站安全管理、消防及安全疏散提供建议。

    2024年07期 No.695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安全管理

  • 基于保护层分析方法的油田硫化氢风险管理策略

    李琦;魏可可;

    文章以硫化氢对油田开发项目的主要风险为出发点,探讨如何通过更全面的管理策略提升对硫化氢的风险管控,采用基于保护层分析方法,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到装置的日常管理,最终形成完善的管理思路。并以境外某天然气处理厂的硫化氢风险现状作为应用场景,通过保护层分析方法的应用,从工艺本质安全和生产运行安全两个层面进行提升,运用优化设备材质、自动化紧急联锁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硫化氢防护的全流程防护,最终取得良好的安全管理实践,为其他类似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

    2024年07期 No.69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贾洪鉴;

    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在科研、教育和产业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实验室危化品的存储、处理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法规、技术和管理。不合理的安全管理可能导致事故、污染环境,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2024年07期 No.69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8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危险品经营企业延伸道路运输环节安全管理的探讨

    戴荣辉;

    文章主要介绍了以危化品货主(托运人)为主导,建立一套具有企业特色的“承运商、车辆、人员、环境”四位一体、覆盖“前、中、后”的物流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承运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2024年07期 No.695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及防控对策

    刘冬;刘洋;许丽丹;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危险源较多且易发生事故的重点场所。为减少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需从安全隐患的定期排查及整改、构建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规范使用化学试剂及设备、制定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等防控角度出发,形成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减少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保证人员的安全。

    2024年07期 No.695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9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油化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李通;

    石油化工行业普遍存在易燃、易爆、中毒、窒息等诸多安全风险因素。在石油化工企业检修作业过程中,全过程安全受控是检修作业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文章首先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的背景和检修作业的重要性,对石油化工企业检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详述,其次从安全作业程序、事故预案、个人防护、安全培训、设备维护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并对现有措施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4年07期 No.69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刘长宏;赵文霞;宋典达;张德君;

    双重预防机制是在安全工作中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入手,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策略,体现的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哲学思想,实现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文章分析双重预防机制内在机理、存在问题,从危险源辨识、管控风险、做好应急准备三个方面构建实验室风险管控体系,从排查和治理两方面构建实验室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从压实责任、事前预防、闭环治理等方面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实践建议和措施。

    2024年07期 No.69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建议

    丰玉玺;窦晓玲;

    化工企业所用的特种设备主要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如果安全管理不善,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损失。文章分析了部分化工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建议,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年07期 No.69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设备运维

  • 能耗剖析与绿色创新:深海平台能源效率优化

    陈宏生;刘帅;曾楠诺;

    文章旨在对某深海平台的能耗进行剖析,并探索绿色创新策略以优化其能源效率。换热器作为一种关键设备,在深海环境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为了提高其能源效率,文章对某深海平台中以换热器设备为主的系统能耗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能耗数据,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能耗瓶颈和不高效的能源利用问题。基于能耗分析的结果,提出一系列绿色创新策略,旨在优化某深海气田换热器的能源效率。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期望能够显著降低某深海气田换热器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文章对某深海气田的能源管理和绿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剖析能耗,提出节能措施并加以实施,可以实现某深海气田设备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效率的显著提升。

    2024年07期 No.69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洋石油平台空调系统浅析

    陈海峰;

    文章对海洋石油平台上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介绍了海洋石油平台特有的环境特点,包括高风速、盐雾腐蚀等极端条件;其次,从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了制冷剂的选择和循环过程以及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海洋石油空调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包括系统布局与结构设计、制冷设备选择与性能要求,以及节能与环保考虑;最后,分析了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涵盖了启动与停机过程、运行监测与故障排除,以及定期维护与保养策略。

    2024年07期 No.695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转化炉炉墙钢结构焊接收缩变形的控制分析

    高会静;

    转化炉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炉墙钢结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材料、温度、应力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结构件的收缩和变形,从而影响设备的精度和安全性。文章以转化炉炉墙钢结构焊接收缩变形控制为中心,客观梳理转化炉炉墙钢结构焊接收缩控制难点,并且从结构设计优化、焊接工艺制定、焊接顺序规划、反变形措施应用、装配精度控制、焊接参数合理选择、焊后矫正变形等方面,对转化炉炉墙钢结构焊接收缩变形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No.695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设备管理在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李海康;耿晶;马艳娥;

    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确保设备有效运行,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行业由于存在设备种类多、价值高、工况恶劣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使化工行业设备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现阶段,部分企业存在设备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导致设备不能高效运行,影响企业生产效益。为此,文章结合化工行业设备运行要求,对设备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对设备管理手段在化工行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应用进行阐述说明,并结合社会发展,对今后设备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2024年07期 No.695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裸眼测试漏失层跨式封层工具及应用

    郭向阳;

    为了提升裸眼分层测试求产、分层酸化、分层注/堵水等特殊作业的技术能力,需引入新工艺技术对裸眼井段进行跨式封隔。文章主要以涠洲某探井DST测试前裸眼封层作业为例,应用裸眼膨胀封隔器等工具进行分层隔离,满足了DST分层测试作业要求,扩展了裸眼井作业的技术手段,为今后类似裸眼失返漏失层跨式封隔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24年07期 No.695 129-13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艺管控

  • 安徽某投产前管道内检测工艺应用及风险控制

    赵波;巫鹏航;赵贵龙;

    内检测是燃气管道本体检测的重要检测方法,是保障燃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投产前天然气管道作为无输送介质的管道,内检测极易出现检测器运行速度不稳、卡堵、发球失败等情况,因此研究能应用于投产前管道内检测的检测装置工艺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以安徽某燃气公司内检测作业为例,详细分析投产前管道内检测装置工艺的设计依据,对出现的内检测器运行速度控制等内检测工艺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详细阐述和思考,提出的投产前管道内检测装置工艺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并得到验证,结果达到了对内检测器运行速度的把控,使得内检测器在天然气管道内的运行速度稳定,采集数据精确,顺利帮助完成该段燃气管道内检测工作。同时对出现的内检测器运行速度控制、卡球、发球失败等内检测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和风险点给出了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对投产前燃气管道的内检测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2024年07期 No.695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氧化碳吞吐采出液处理用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

    王丽娟;王丽伟;韩志峰;赵永刚;

    二氧化碳吞吐作为增产的一种重要措施,在油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采出液中因含有二氧化碳而导致的污水发黑、含油高的问题,给集输系统油水处理带来较大的困难。文章根据油水分离的原理,对破乳剂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在破乳剂中引入了具有清水作用的成分。室内试验表明,极大降低了脱出污水含油,投入现场应用后,现场破乳剂的用量从原来的300 mg/L降至160 mg/L,水含油由原来的200 mg/L降至140 mg/L,现场运行稳定。后期还将继续降低药剂用量,该项工作每年可为NP2-3节省破乳剂费用47%,同时为油田含二氧化碳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借鉴。

    2024年07期 No.695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东M油田天然气系统腐蚀规律研究

    吴锦亮;

    为明确中东M油田天然气系统腐蚀原因,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天然气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_2以及H_2S分压较低,对天然气系统发生CO_2腐蚀倾向低。同时,对天然气中生产水进行离子分析,研究其离子成分及腐蚀规律。离子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所携带生产水中Cl~-、HCO_3~-以及含盐量高是主要的腐蚀成因,并明确了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利用专业软件对M油田天然气系统所夹带生产水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腐蚀速率进行了预测,通过降低天然气系统中生产水含量,可有效降低天然气系统腐蚀速率。

    2024年07期 No.695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乙烯管焊缝超声检测工艺探讨

    郭黎群;洪君华;

    通过对聚乙烯管不同焊接工艺所形成的焊缝结构分析,了解相应的焊接缺陷产生的机理,针对各自形成的焊缝形状,选择不同的超声检测工艺。对电熔焊接接头检测,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优化其灵敏度、扫查孔径和聚焦深度的工艺参数来提高检测效率;对热熔焊接接头采用TOFD检测方法,选择合适TOFD楔块材质和规格来提高检测分辨力。

    2024年07期 No.695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吸力锚铸钢与碳钢焊接与控制

    李雄;舒伟;朱传超;郭连京;唐海龙;陶永军;

    铸钢具有强度高、性能稳定的特点,在吸力锚主吊点结构中广泛应用。在项目生产中为控制成本,设计时会减小铸钢吊点尺寸,外加一圈碳钢E36材质的过渡夹板框架与铸钢焊接以补偿尺寸,但铸钢件含碳量高可焊性差,与E36钢焊接容易产生裂纹缺陷,且返修部位多产生于焊道根部返修难度大。文章通过开发多样的焊接工艺,详细制定焊接要求,保证了吸力锚铸钢与普通碳钢异种钢焊接的合格率,为同类结构制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24年07期 No.695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渤海某油田B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李立民;袁勋;代冬冬;闫超;平风田;王伟洋;

    渤海某油田B区的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面临油井供液不足、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应用油藏工程理论方法,利用渤海相似油田类比、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含水上升率、递减率及存水率等评价指标,对该区块的注水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认为B区具有采油速度高、含水上升快、递减率大的特点。

    2024年07期 No.695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上凝析气田开采闪蒸机理研究及控制策略

    刘守一;吴二亮;谢志前;

    海上凝析气田开采工艺中,伴随流程工况变化,凝析油闪蒸问题多次出现,造成凝析油产量降低,放空气大量增加。以荔湾气田处理工艺为例,系统阐述了凝析油闪蒸的机理,明确轻组分富集和饱和蒸汽压力差导致闪蒸加剧,提出控制流程压降抑制轻组分闪蒸的总体生产策略。并围绕凝析油处理单元压力节点控制进行措施优化,有效降低凝析油闪蒸气量超14 000 m~3/d,产生良好经济和环保效益。

    2024年07期 No.695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粉焦对煤粉制备系统的影响

    胡瑞;党星;刘霄;

    文章通过分析粉焦的特性,分析其进入煤粉制备系统后各项参数的变化,总结归纳了粉焦掺入对煤粉制备系统的影响。并从工艺操作和设备技术改造两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确保煤粉制备系统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

    2024年07期 No.695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与施工

  • 国产S420超高强钢在深水导管架的应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马俊丽;

    S420高强钢由于具有高强度、较好的抗断裂韧性、抗疲劳性能等优点,与传统导管架用普通钢材相比,其大规模应用在深水导管架,可以大大减少钢材使用量,有效减轻导管架的总体重量,降低开发成本。目前,国产S420超高强钢并无大规模应用在深水导管架上的先例,其实际的应用效果还无法评估,因此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文章从应用风险及应对措施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后续其在导管架平台大规模应用提供可借鉴经验。

    2024年07期 No.695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排水采油与气水协同复合挖潜在某井组应用

    杜康;潘政林;

    塔河碳酸盐岩是经过多期构造破裂和古风化壳岩溶共同作用的缝洞型油气藏,储集空间主要有溶洞、裂缝及孔隙三种类型,其特点是不规则形态和非均匀分布,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油水关系复杂。文章从排水采油原理出发结合H20井组地质背景、生产特征、连通情况入手对井组连通情况、见水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井组水侵规律认识,制定排水采油复合气水协同组合治理对策,实现井组复合挖潜,效益开发。

    2024年07期 No.695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